xMOOCs与国家精品课程 返回上一页

xMOOCs与国家精品课程

添加时间:2016-11-10 17:02:05   浏览:7015

教你如何做 MOOCs


慕课是 2013 年进入 的,一年内已经有近百门中文慕课上线。

慕课与之前的国家精品课程、现在的视频公开课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

有什么区别?与最近流行的微课又有什么关系呢?

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始于 2003 年,为贯彻落实2003-2007 年教

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,

教育部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,从 2003 年至 2010 年共建设

3910 门国家精品课程。

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切实推进教育创新,深化教学改革,

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,共享优质教学资源,进一步促进

教授上讲台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为了推动教授上讲台,教学

视频多为教室课堂实录,动辄一两个小时,观者容易出现观赏疲劳,

不像慕课教学视频短小精悍,容易利用。


教高司函[2003]1 号文件中对精品课程的定义是具有一流教师队

伍、一流教学内容、一流教学方法、一流教材、一流教学管理等特

点的示范性课程。许多学校将课程申报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视

为学校的荣誉,其上报的精品课程中往往是多门课程专题的拼凑,

形成了专业课程资源库,而并非与实体课程对应的课程,这在一定

程度上也造成了精品课程庞大而不好用。而慕课课程不同,它可以

是一门完全对应校内课程的课程,也可以只是校内课程的一部分内

,正是因为内容不多,学生才会觉得负担不大,可以承诺花一些

时间来学习。

国家精品课程项目采用的是先申报评审,然后授予荣誉,下拨课程

建设资金,建设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并上网开放的项目管理思路,文

件对于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条件有较为细致的要求,但是对于课程获

得称号之后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标准、网上开放共享服务情况等并没有

切实可行的检查标准,许多学校也未能在随后提供配套的建课及展

示的支持服务,致使很多精品课程的网站只有申报材料和 2-3 讲的教

学视频,未能达到原先项目设计中关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,带

动其他课程建设的目标。

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2013 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

建设,决定首先推动之前的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,即督促这些课程

提供全套教学视频和相关课程资料的数字化版本,包括课程介绍、教

学大纲、教学日历、教案或演示文稿、重点难点指导、作业、参考资

料目录等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,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

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,由高教社爱课程网



运营,以推动国家投资建设的课程资源确实能够用于普遍提升 高

等教育的教学质量。

无论是之前的国家精品课程,还是现在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,

都是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,

更多的是课程教学资源的展示,非常像 MIT OCW 项目,而不是慕

课,因为缺乏有老师引导的学习过程。截至到 2014 10 月,已经上

线了 1591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。

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指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,同时面向社会公众

免费开放的科学、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。其与中央

电视台的百家讲台类似,以视频为内容传递的唯一载体,每门课

程至少五讲,每讲在 30 分钟左右,面向 18 岁以上高中毕业生水平的

观众。视频公开课展示了 高校教师的风采,成就了一批名嘴

教授。截至到 2014 10 月,已经上线了 633 门精品视频公开课。

2013 年 微课大赛盛行,再加上慕课来袭,也是短小教学视

频,于是有老师问:慕课和微课是什么关系?关于微课的内涵,不同

学者有不同解释。有人将微课看作是一个关于某个主题的视频及相关

资源的集合,如包括测验、阅读资料等,对此,我们建议用微课程

而不是微课来指代。本课程将微课看作是模块化的短视频,

讲授某个较为完整的内容,以此内涵谈论与慕课的关系,那么慕课的

教学视频就是一组微课的集合。


上一篇:SPOC

下一篇:xMOOCs与cMOOCs